一机械制造企业老板跟天津企业心理咨询的咨询师巩建龙说他非常重视管理,几年来请过不少管理顾问老师来帮他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自认内部管理还“很规范”,言语间也颇有自得之意。可是,我过去一看,企业里仅仅只有一套已经过时了的ISO体系文件,其他如组织流程、组织目标、人事政策、文化理念等基础性、关键性的东西均一片空白。而且,这些体系文件均没有及时更新,车间里面的文件甚至还是几年以前的。现在的直接结果就是,该企业员工流失率达50%以上,两年以上老员工几乎绝迹。三年来的业绩也仅能维持开支,根本没有任何发展。这也是老板现在找我的主要原因。
原来,在几年前,该企业就请了“某港生产力发展中心”的咨询师顾问,把企业ISO质量体系规划得尽善尽美,光三级程序文件就有600多份,配套表格更是超过1000份之多,为方便查阅和使用,老板还花钱搞了一个“OA”办公系统,干部员工根本不用动任何脑筋就可以开展工作了。可是,员工们却不买账,认为这些程序是很细致,但“太过麻烦”,不好操作,并且“与实际工作挂不上”,只有老板把它当做一种“心理安慰”而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把ISO当做心理安慰”的企业在中国却绝非少数。在我们的咨询客户中,很多老板当初都把花钱请ISO咨询公司的咨询师们从网上下载的、千篇一律的“ISO体系文件”当做宝贝一样供奉起来,在关键时候动辄就说“我们管理文件很齐全”之类的话语,
在内部管理出问题时甚至立马就想到“打开程序文件看怎么说”,大有封建家庭遇事就请“家法”之意味,真是一种讽刺啊。
众所周知,ISO只是一套来自西方的标准化的质量保证体系,是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企业为了发展引进它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全部依赖它来进行内部管理,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企业中,很多问题都来自系统面,没有任何问题是单独存在的,所以,管理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建立内部管理体系。而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体系、人力资源体系、财务管理体系、PMC管理体系、技术研发体系、业务体系等多个体系的总和,而ISO质量体系多只是众多管理体系中的的一个,只是一个点而已。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把ISO的核心思想融入到各个不同的管理体系中去,才能让ISO质量体系终发挥作用,除此无他。
相对而言,外企内部基础流程完善,管理较为规范,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企业文化优势也相对明显,这时,引进ISO体系自然是如虎添翼,能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明显的管理提升。而在中国企业中,基础流程缺乏却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所以,尽管ISO体系文件设计的很规范、很细致,但却无法与企业中的组织流程、组织文化相兼容,也没有解决执行面的问题,所以就没有人愿意去执行,也没有办法去执行。举个例子说,私营企业ISO质量体系中的管理者代表,实际上就跟中国企业中的工会主席一样无能和无用。这也就是中国的ISO项目沦落到现在只值几千元一个的主要原因,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干脆花几千块人民币买一个假的了事。在很多有实力的管理咨询机构中,ISO体系咨询已经被当做一种低端项目而拒绝承接。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相同的,都有其产品、流程、文化甚至人员上的不同差异,所以,也就没有任何一种管理方法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相对于拥有几千年传统民族文化的中国企业而言,ISO质量体系我们可以引进、可以学习,但只能借鉴,只能参考,绝对不能依赖,否则,就会束缚员工的思想、妨碍人力资源的提升和发展,就会制约企业的创新和升级,就会让管理的悲剧在企业中延续和升级。
上一篇:管理者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
下一篇:怎样克服企业投资的赌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