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做,从心理角度来说,就是意识和行为的具体表现,这两个心理过程就像是两个相交的圆,两者之间靠得越近,相容的区域越大,反应出来的心理健康程度越好,而当两圆呈现出来一个相离的状态,这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就进入了一个分离状态,需要进行及时修复,促使两圆进行交融。而是什么促使两个圆之间的变化呢?对这一了解,有助于帮助我们去进一步来处理这样一个问题:解除“我什么也不想做”而带来的痛苦。
这也就像是人际间的距离一样,需要在一个不断认识的基础之上,慢慢缩短距离,能够查找的共性越来越多,没有理解到的个性慢慢减少。因而促成意识和行为之间不断靠近,并且相融的区域越来越大的因素,就在于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而为了解搭建一个渠道的正是
情绪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情绪就像是连接在两个圆上的线,情绪越少,线越短,意识和行为靠得越近。相应地情绪越多,线越长,意识和行为之间离得越远,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越少,意识和行为就难以同步起来,容易出现一种失衡的现象,在人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的是,意识高涨,行为也开始紊乱,但是意识和行为之间却并没有多少联系,造成一种身心状态的分离。
一种健康的状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并且在这样的决定当中,没有痛苦的情绪感受,这就是一种身心和谐的状态。而现在出现了“我什么也不想做”的痛苦状态,必定说明,有一种失控的痛苦感受在其中影响着。
一个咨客,24岁开始出现了这样的症状,持续了4年的时间一直带着这样的症状生活,内心感到痛苦,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从她的语气当中透露出深深地绝望感,好像是什么方法都没有办法让她走出这个症状,获得轻松愉快的生活是如此遥不可及。在之前的心理咨询中心里,咨询师给她做出的诊断是
强迫症,而继续了解,才得知在4年前,做过心理调整,那时带有
抑郁症前去调整。四年后的今天,她的问题没有得以缓解,而是加重,甚至已经出现了退行,“不想洗碗”“不想做饭”“什么也不想做”只愿意静静带着,社会功能已经完全受损。那有什么方法能够切实的帮助带有这一个症状的人,消除症状,获得想做就做,不想就不做的生活呢?
上面提到,出现这一症状的原因,是在于情绪的影响,情绪来自于潜意识深处,并且情绪是在自己受到威胁的时候容易频繁的出现,来提醒意识和行为该注意一下自身的活动范围。当我们做对自己威胁较少的事情时,我们的情绪也就减少出现的次数。相反,没能正确对待情绪,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情绪就会在其中做些“手脚”,让传递的信息出现失误,彼此误解,而造成冲突。
并且再次看来情绪就像是蔓延在意识和行为当中的空气,而不想做时,那种情绪感受,是寒冷的感觉,意识和行为也像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冷空气侵袭时都愿意呆在家里不愿动弹一样,当情绪极度低落,带来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意识和行为结果。因而要想打破“什么也不想做的状态”就需要针对我们的情绪做处理,让我们的情绪开始升温,为意识和行为营造一个温暖的氛围。
那现在就来了,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让我们的情绪升温呢?根据情绪的特点,天津强迫症心理咨询的咨询师说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进行。
首先,情绪就是人观念的代言人,给自己代言人标明一些具体的代言词。维护人的整体发展,要有这样的一个观念,对于自身有一个积极肯定的认识。而这一点,很多时候,因为人已经延续一些自我否定的观念很多年,一时很难改变,但是正是这些观念造成了我们的痛苦,有需要我们付出意志去进行一定的改变,当然这是传统所认为的,你要建立新的观念,就得摧毁过去旧有的观念,而这一个举动,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要打破而后重建,这种剧烈的变化是很多人不愿意承受的,所以,很多人宁愿抱守旧有的观念,而不愿意改变,因为在思想当中,既然不能否定自己,那么要是摧毁过去的观念不就正是一种对自我否定的表现,显得很是矛盾。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明白,过去旧有的观念,我们不是销毁,而是升级,这样一来,能够知道我们是在旧有的观念,祛除不合实际的,增强固有观念中好的一面,这样子,人们更容易接受,并也更愿意改变。
就好像对于“我什么也不想做”换一种观念就是“在现在这一时刻,我不想做当下的事情”当我们这样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的时候,会发现,相比前者,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内部对话,更容易被我们自身所接受。对就是一种从全盘否定的不合理认知当中将自己解救出来。要是长久的使用种方式来进行表达,会不断地向潜意识里投进了很多自我否定的暗示,那样必然会让潜意识,我们人性的根本感到不舒服,而用大量的能量来表达愤怒。
第二种方法,就是不将话语说得太过绝对,或是概括化。比如,常说,我不快乐,我什么也不想做,这些话语的表达会因为我们内心的愤怒情绪。而如何进行话语的表达比较恰当。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的提醒自己注意表达的较为贴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现在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感到不快乐”明确事情,明确情绪,接下来才能有一个明确的行为来处理情绪。
>>>还想知道更多强迫症的原因吗
上一篇:强迫心理:强迫症人群如何自我改善?
下一篇:如何控制好这个度,让自己“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