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圣安米悦心理咨询中心 > 心理咨询服务项目 > 家庭关系咨询 >

家庭心理:心理问题与家庭关系的五种因果关系

来源:天津圣安米悦心理咨询中心

  可以说,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小时候的家庭关系、与父母关系的建立等因素,在心理咨询时,询问来访者过往经历以及成长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然而,其实大部分人意识不到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根源在哪里,依然继续着父母留下的或好或坏的教育理论和方式,就这样,一些所谓家族性遗传或特征就被代代相传。今天心理说的话题我们来看看心理问题的发生于家庭关系的十种因果联系;希望通过普及,能够让更多家庭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更为重要。
 
  1、军队式教育
 
  在孩子0-12岁的发展过程中,和母亲的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几乎是安全感、亲密感、快乐与动力等心理发展的要素。父亲则是自我认同、内驱力等心理发展的关键。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家庭中存在强势的母亲、弱势的父亲或相反,教育方式通常是采用严格、过于纠正错误或很死板的教育方式,几乎不允许孩子犯一些童年的错误;在很多有焦虑抑郁、狂躁、情绪控制能力的孩子或成人案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军队式教育的影子。
 
  2、婚姻倾斜
 
  这是在50年代从事家庭精神咨询的咨询师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是指家庭关系中女性或男性的一方通过强权式的方式取得家庭支配权,另一方则采取柔弱、逆来顺受的态度。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在心理习得这种关系,在人格层次失去了判别平等的能力,或十分软弱或十分强势,甚至会形成暴力、自残等行为紊乱的心理问题。
 
  3、母子同盟
 
  这是心理学对一种家庭关系的定义,通常是由强势的父亲以及溺爱和纵容孩子的母亲组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孩子自然偏向于母亲,形成了母子同盟,甚至会对父亲产生一种厌恶的情感,终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破裂。但在这种家庭关系中,通常父亲的表现是家庭责任缺失(例如:长期不在家或缺乏家庭责任感),而母亲则是内在缺乏安全感、认同感以及信任感,所以造成了家庭关系产生了依赖孩子以弥补自己内心缺乏的一种行为。所以,在这种家庭关系成长下长大,很有可能造成缺乏内驱力、责任和道德感缺失的表现,虽不一定造成心理问题,但对于人生的确是一种负面影响。
 
  4、假性教育
 
  这种家庭教育的方式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将父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状态转化为对孩子所谓的“教育”,如骂完孩子之后说,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是一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让孩子分不清教育与挨骂的区别,致使心理产生矛盾。还有比较常见的就是,想让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却用你都这么大了,还什么都不干,你会干什么?你做的这么差,干脆别做了等表达方式。在与咨询师的沟通中,父母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好啊,也许真的是吧,但是表达方式完全错误了。温和、减少命令式的沟通方式以及对孩子及时的认同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否则,随着青春期的来临,情绪障碍,人格障碍(如:狂躁倾向、暴力倾向等)都会有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
 
  5、婚姻分裂
 
  在已经缺失感情基础的家庭关系中,很多父母认为虽然我们已经没有感情了,但是不离婚对孩子就造成不了伤害,但是在家庭关系的相处过程中,夫妻双方关系冷淡、争吵、夫妻之间对孩子忠诚性与亲密感的争夺,都会让孩子的心理无力应付。也是因为心理有自我防御的机制,让这种家庭关系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应对从小心理的摇摆,用自我牺牲的方式以维护父母间的关系。但是一旦这种控制冲破界限,爆发就不可避免了,从而产生抑郁或狂躁两种不同或纠结的人格模式。
 
  实际上,家庭关系是一种复杂性、多变性的关系组合,虽然没有所谓完美的家庭关系,但是,作为父母我们依然要记住几个关键性要素:
 
  1、平衡性,在一定情况下,父母应当平衡自己给孩子能够带来的影响,而不是有一方太多注重。
 
  2、合理性,给予孩子的教育,要具有合理性,不能太过强制性、命令性,并且要及时给予肯定。
 
  3、温和性,夫妻间处理矛盾,切勿在孩子面前过于明显的表现,孩子的情绪和情感感知能力超过我们的想象,甚至比成人更加敏感,不在孩子面前处理矛盾以及及时安抚孩子情绪是温和性的核心。
 
  家庭关系与心理问题有着决定性的因果关系,目前,有很多成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者情绪问题从何而来,经过专业咨询师的分析才能够感受一二,但想完全纠正也已经非常困难。毫不夸张的说,家庭关系会造成孩子不同的心理人生,关于他们成人后家庭关系的教育、幸福感、事业等因素。因此,做父母不一定是天生就会的,学习历程是十分艰巨的,其实也是对自我救赎的一个过程。

上一篇:原生态婚姻家庭的咨询

下一篇:夫妻适当吵吵架对感情有利吗

推荐阅读

★★★★★
★★★★
★★★
★★★★
★★★★★